破璧毀珪

歷史字典解釋

璧、珪:均為玉。比喻破壞美好的東西。後.溫子昇《寒陵山寺碑》:“銅馬競馳,金虎亂噬,九嬰暴起,十日並出,破璧毀珪,人物既盡。”


並列 璧、珪,均為寶玉。比喻毀壞美好的東西。語出北魏·溫子升《寒陵山寺碑》:“銅馬競馳,金虎亂噬,九嬰暴起,十日並出,破璧毀珪,人物既盡。”吳哲仁《名士風流》:“焚琴煮鶴、破璧毀珪,引申開去,則是對文化的 * 。”△貶義。多用於表現行為方面。→焚琴煮鶴 ↔秋毫無犯

詞語分解

  • 破璧的解釋 .擊碎玉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相如 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 秦王 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 趙 。”.喻女子已非處子。與“完璧”相對。 清 黃軒祖 《游梁瑣記
  • 珪的解釋 珪 ī 同“圭”①。 筆畫數:; 部首:王;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錦還

同“衣錦還鄉”。清 周亮工《送王將軍還里暫遲湖上》詩:“一曲《臨江仙》自好,錦還未必勝生還。”《聊齋志異.葉生》:“先生奮跡雲霄,錦還為快。”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破璧毀珪歷史

相關歷史

破璧毀珪_破璧毀珪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