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一指

一指

同“一指馬”。晉 潘岳《秋興賦》:“聞至人之休風兮,齊天地於一指。”晉 葛洪《抱朴子.廣譬》:“若夫通精元一,合契造化,混盈虛以同條,齊得失於一指者,愛惡未始有所系,窮通不足以滑和。”

一指字典分解

一指的解釋 (1).一個指頭。《孟子·告子上》:“養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則為狼疾人也。”《後漢書·方術傳下·費長房》:“翁聞,笑而下樓,以一指提之而上,視器如一升許

一的解釋 一 yī 數名,最小的正整數(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壹”代)。 純;專:專一。一心一意。 全;滿:一生。一地水。 相同:一樣。顏色不一。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織

指的解釋 指 zhǐ 手伸出的支體(腳趾亦作“腳指”):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紋。指印。屈指可數。 量詞,一個手指的寬度:下了三指雨。 (手指或物體尖端)對著,向

多看看:一勇之夫【歷史典故】

指只憑勇氣而不會使用計謀的人。元.無名氏《連環計》四折:“我兩個無過是一勇之夫,但有出力去處,自當效命,生死不辭。”《醒世恆言》卷三○:“實不相瞞,我眾弟兄乃江湖上豪傑,專做這件沒本錢的生意。只為俱是一勇之夫,前日幾乎弄出事來;故此對天禱告,要覓個足智多謀的好漢,讓他做個大哥,聽其指揮。”《說岳全傳》四回:“周侗原曉得王貴是個一勇之夫,便笑道:‘你既愛使大刀,就傳你大刀吧。’” 偏正 指有勇無謀的

一指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