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先意承志

先意承志

亦作“先意承旨”,原意是指善於體會父母的心意,後則泛指揣摩人意,恭順奉承,以博取歡心。公明儀問曾子,您可以說是孝順父母了吧!曾子回答道,哪裡能這樣說呢?君子所主張的孝,是要在父母還沒有表示意圖之前,就預先體會出父母意旨,以按其意辦事。如果父母有過錯,也要委婉勸諫,以使他們重新走上正道。我只是奉養了父母親,哪裡夠得上孝呢?

【出典】:

《禮記·祭義》:“公明儀問於曾子曰:‘夫子可以為孝乎!’曾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君子之所為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參直養者也,安能為孝乎!’”

【例句】:

《韓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諾諾,先意承旨,觀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西晉·葛洪《抱朴子·臣節》:“先意承指者,佞諂之徒也。”


述賓 先意,事先想到別人的意願。承志,遵從願望。原指能奉承父母的心意和願望去做。後泛指揣摩人意,極力按其心意辦事。語出《禮祀·祭義》:“君子之所為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魯迅《華蓋集續編·海上通訊》:“我不是別人,那知道別人的意思呢? ~的妙法,又未曾學過。”△原為褒義。後含貶義。也作“先意承顏”、“先意承旨”、“先意希旨”、“先意承指”。

先意承志字典分解

成語先意承志的解釋 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順父母的心意去做。後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

先意的解釋 見“ 先意承志 ”。

承志的解釋 (1).迎合意旨。《禮記·祭義》:“君子之所為孝者,先意承志。” 南朝 梁 劉孝綽 《司空安成康王碑銘》:“ 卜商 有問,是謂色難;承志望顏,在公斯易。”(

也學習下:先悉必具【歷史典故】

明·歸有光《上宋明府書》:“律於發冢之條,如知情買賣器物磚石、薰猩平園之類,纖悉必具。”

先意承志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