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徒

稷下徒怎么寫好看

稷下徒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齊宣王喜文學遊說之士,自如騶衍,淳于髠、田駢、接予、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是以齊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千人。”

稷下,地名。在今山東省臨淄縣北,古齊城之西。向《別錄》曰:“齊有稷門,城門也,談說之士期會於稷下。”《齊地記》云:“齊城西門側系水左右,有講堂址存焉。”後因以“稷下徒”稱山東學人。

清.吳偉業《送宛陵施遇山提學山東》詩之二:“無使稷下徒,車馬矜雍容。”

詞語分解

  • 稷下的解釋 指 戰國 齊 都城 臨淄 西門 稷門 附近地區。 齊威王 、 宣王 曾在此建學宮,廣招文學遊說之士講學議論,成為各學派活動的中心。 漢 應劭 《風俗通·窮通·孫況》:“ 齊威 、 宣王 之時,聚天
  • 徒的字典解釋 徒 ú 步行:徒步。徒涉。 空:徒手。 白白地:徒然。徒勞無益。 只;僅僅:家徒四壁。 從事學習的人:徒弟。徒工。學徒。師徒。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徒。教徒。黨徒。 人(多指壞人):匪徒。暴

歷史典故推薦: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專讀聖賢書

聞:聽,聽見。形容讀書人關在屋裡一心讀書,不問世事。後也比喻有的知識分子一心鑽研業務,不問其他。 * 《對馬列學院第一班學員的講話》:“你們要安心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專讀聖賢書’,窗外事可以問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稷下徒歷史

相關歷史

稷下徒_稷下徒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