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希為貴

歷史字典解釋

希:通“稀”,稀少。東西越稀少就越貴重。《老殘遊記》第十三回:“既是沒才的這們少,俗語說的好,‘物以稀為貴’,豈不是沒才的到成了寶貝了嗎?”魯迅《藤野先生》:“大概是物以希為貴罷。北京的白菜運到浙江,便用紅頭繩系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


見“物以稀為貴”。魯迅《藤野先生》:“大概是物以希為貴罷。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系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

歷史典故推薦:穿屨行雪中

源見“東郭履”。形容窮困潦倒。清 黃宗羲《謝陳介眉代辭博學宏儒書》:“破琴侍帚,穿屨行雪中,百方以博巨公一日之知,然而有得有不得。”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物以希為貴歷史

相關歷史

物以希為貴_物以希為貴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