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上釘釘

板上釘釘怎么寫好看

板上釘釘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比喻事已鐵定,不容更改。《歧路燈》九三回:“議親之事,這三位老伯,並兒的外父一併說好,那就石板上釘釘,就如我爹訂的一般。”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一○章:“你大概相信, * 黨人說話是板上釘釘的。”


偏正 木板上釘鐵釘。比喻事情已定,無法改變。《歧路燈》93回:“議親之事,這三位老伯,並兒的外父一併說好,那就石板上釘釘,就如我爹訂的一般。”△用於描寫事成定局。也作“板上砸釘”。

詞語分解

  • 板的解釋 板 (⑥闆) ǎ 成片的較硬的物體:案板。板子。木板。板上釘釘。 詔書:詔板。 演奏民族音樂或戲曲時打節拍的樂器,又指歌唱的節奏:檀板。鼓板。一字一板。荒腔走板。 不靈活,少變化:死板。呆板。 硬得像
  • 釘的解釋 釘 (釘) ī 竹木、金屬製成的呈條形的、可以打入他物的東西:釘子。釘錘。斬釘截鐵。 緊跟著不放鬆:釘梢(同“盯梢”)。 督促,催問:釘問。 釘 (釘) ì 把釘或楔子打入他物,把東西固定或組合起來

歷史典故推薦:武斷鄉曲

武斷:指憑藉威勢妄斷是非。鄉曲:指鄉里。指仗勢在鄉里橫行霸道。語本《史記.平準書》:“當此之時,網疏而民富,役財驕溢,或至兼併豪黨之徒,以武斷於鄉曲。”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板上釘釘歷史

相關歷史

板上釘釘_板上釘釘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