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古城

古城

①在今江蘇泗陽縣西北六十里。《方輿紀要》卷22淮安府桃源縣:古城,“《志》云:晉石崇鎮下邳時築此城。今為古城驛。嘉靖四十五年改巡司”。清亦置巡司於此。

②亦名諸葛古城。即今四川滎經縣西五里古城坪。《方輿紀要》卷72榮經縣“鄧通城”條下:“古城在縣西五里。相傳諸葛武侯征南時屯兵處也。唐李德裕增築之,置兵戍守。”據考古發掘,此成為秦、漢嚴道縣城。

③即今新疆奇台縣。一名孚遠城。清乾隆四十年(1775)築,為古城巡檢治。舊在今奇台縣西南五里許。同治間毀於兵,改築於今奇台縣治。光緒十五年(1889)徙奇台縣於此。


(1)古城名。又名孚遠城。清乾隆時建,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奇台縣西南。同治間毀於兵火。後改築。(2)集鎮名。(1)在北京市通州區中北部。屬胡各莊鎮。人口 1390。為西漢路縣治,東漢改路縣為潞縣,仍治此。五代唐移治今通州鎮後,遂名古潞城,遼簡稱今名。主產小麥、玉米。有服裝、皮鞋、噴漆等廠。通胡公路經此。漢代土城尚存一角。(2)在北京市順義區西南部。屬後沙峪鎮。人口 1560。西漢稱安樂,三國魏稱安樂城。遼始名古城,因村北有西漢安樂古城遺址。主產小麥、玉米。有磚瓦、麵粉等廠。火沙公路經此。村北有漢古城牆遺址,長約150米,高約5米。(3)在北京市延慶縣東北部、古城河東側。屬舊縣鎮。人口 1810。西漢建有土城,為上谷郡夷輿縣治。東漢廢縣,遂有今名。有飲料、制磚、汽車運輸等廠及奶牛場、養雞場等。舊(縣)小(魯莊)公路經此。名勝古蹟有西漢古城遺址。古城水庫已闢為龍慶峽遊覽區,景美如畫,被譽為塞外“小灕江”。建有蕭太后城藝術宮等。村西有平北抗日戰爭紀念碑。(4)在河北省威縣城北部。屬七級鎮。人口 2240。宋初為北洺水鎮,金置洺水縣,元廢,後名古城。產棉花、小麥、穀子。有糧食加工、農機修配等廠。通公路。(5)在安徽省濉溪縣西部。屬岳集鄉。人口 1200。因村旁有古城遺址得名。產小麥、大豆、甘薯、棉花。有輪窯廠。有公路接濉岳公路。古蹟有古城漢墓遺址。(6)在山東省即墨市區西部。屬藍村鎮。人口 2280。據考,夷國都邑系此村。西漢為壯武縣治。當時村東河上有石碑刻有“壯武古城橋”。有刺繡、木器等廠。公路通王上公路。(7)在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南部。屬蘭山街道辦事處。人口 2540。因村為魏即邱城遺址得名。市第四水泥廠駐本村。工副業有石子加工場、磚窯、石灰窯。嵐山濟公路經此。古蹟有魏即邱城遺址。民國《臨沂縣誌》載:“《續山東考古錄》:後魏即邱縣古城,蘭山縣西南二十里。”即此。村內曾出土過鹿角、泥磚、泥瓦砌的弧形井。(8)在山東省寧陽縣西部、濟微公路西側。屬泗店鎮。人口 1870。村落建在故城遺址上,因名古城。主產小麥、玉米,植桑養蠶,有麵粉加工廠。古蹟有漢代文化遺址和大汶口文化遺址。據舊縣誌稱,古城是寧陽故城。(9)在山東省費縣北部。屬上冶鎮。人口 1040。該村建於明洪武年間,據《費縣誌》記載:春秋時期的費縣故城,“遺址在今縣治西北二十五里。”因在費縣故城的遺址內,故得名。村辦企業有建築、糧食加工等。有公路接蒙台公路。(10)在河南省潢川縣東北部,白露河左岸。屬傘陂寺鎮。人口662。據清乾隆《光州志》載:“唐末朱全忠以四十萬大軍攻淮南,屯光州,築城十二。”此即其一,後在遺址中部興集,清稱今名。古城故垣殘存。有公路通312國道。(11)在陝西省城固縣西部,漢水北岸。屬柳林鎮。人口 1800。西漢元鼎三年(前114年)張騫攜胡妻自西域返漢中,築城居此,名胡城,後民遷此更今名。產稻、小麥、油菜籽。陽安鐵路、漢白公路經此。古蹟有胡城遺址。(12)在雲南省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南部。古城鄉人民政府駐地。人口300。乾隆三年(1738年)建土城,名新撫街。1950年改名古城。主產稻、甘蔗。有集市。公路西接小普公路。(13)在陝西省丹鳳縣西部、丹江北岸。屬龍駒寨鎮。人口 1000。商為契之封邑,周之商國。春秋時為楚之商邑。戰國稱商於。秦孝公封衛鞅於商,即此。西漢至唐代為商縣、商洛縣治所,北魏曾兼為東上洛郡治。唐武德二年(619年)商洛縣治遷秦陽村(今商鎮)後始名古城迄今。產玉米、小麥。西界公路經此。(14)在陝西省府谷縣北部、黃甫川東岸。古城鄉人民政府駐地。人口 1700。因西漢為富昌縣治所,並築有城池,故名。產穀子、玉米、黍、高粱。為陝、蒙傳統物資集散地。府包公路經此。(15)在甘肅省靜寧縣東南部、甘渭子河北岸。屬古城鄉。人口 1270。宋於此築章川堡。俗稱古城。村東有西香溝水庫。靜莊公路經此。(3)村名。(1)在江蘇省溧陽市中部。屬南渡鎮。人口約200。系晉平陵縣治,故名。產稻、小麥、油菜籽等。今古城牆遺址仍存。104國道、寧杭高速公路經此。(2)在浙江省安吉縣城北部。屬安城鎮。人口230。秦置鄣郡,治鄣縣,郡治、縣治皆設此。故名。公路通縣城。古蹟有晏子城遺址。(3)在海南省文昌市西北部。屬潭牛鎮。人口670。先祖從湘江經福建遷此。地處兩溪流之間高地,為古時官兵駐營,曾擬在此建城,未遂。依其地勢和建城意向,故名。甘蔗種植歷史悠久,以多汁甜脆著稱。有公路通新橋圩。(4)在雲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西部、雞街壩子東緣。屬雞街鄉。人口460。元歸厚縣治此,明初省縣入尋甸府,故名。因其東北有洗馬山,西北有鳳凰山,西有麒麟山,群山環抱,故又稱九灣九層城。其地古稱易浪湳籠,今亦稱亦郎古城。產玉米、稻、馬鈴薯、烤菸、蠶繭等。有公路東南接昆馬公路。

古城字典分解

古的解釋 古 gǔ 時代久遠的,過去的,與“今”相對:古代。古稀(人七十歲的代稱,源於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來稀”)。古典。古風。古訓。古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樸

城的解釋 城 chéng 圍繞都市的高牆:城牆。城池。城圈。城郭(“城”指內城牆,“郭”指外城牆)。城樓。城堞(城上的矮牆,亦稱“女兒牆”)。城垛。 都市:城市。城鎮。城

多看看: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歷史知識】

書名。又作《四夷郡國縣道記》、《郡國縣道記》等。唐賈耽撰。四十卷。貞元十七年(801)與《海內華夷圖》一起撰成呈上。為《海內華夷圖》的說明,論述中國境內各政區及周邊地區的歷史沿革、地理、風俗等問題。全書今已佚。《小方壺齋輿地叢鈔》中有輯本。

古城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