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顏進諫

犯顏進諫怎么寫好看

犯顏進諫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連動 因勸諫而觸怒人主。《史記·管晏列傳》:“至其諫說,犯君之顏。”《唐書·徵傳》:“徵狀貌不逾中人,有志膽,每犯顏進諫。”△褒義。多用於進言方面。

詞語分解

  • 犯顏的解釋 .舊謂敢於冒犯君王或尊長的威嚴。《韓非子·外儲說左下》:“犯顏極諫,臣不如 東郭牙 ,請立以為諫臣。”《舊唐書·魏徵傳》:“ 徵 狀貌不逾中人,而素有膽智,每犯顏進諫,雖逢王赫斯怒,神色不移。”《三國
  • 進諫的解釋 對君主、尊長或朋友進言規勸忠臣進諫詳細解釋向君主或尊長直言規勸。《荀子·成相》:“﹝ 伍子胥 ﹞進諫不聽,剄而獨鹿棄之江。”《南史·江淹傳》:“ 淹 每從容進諫, 景素 不納。”《舊唐書·韋溫獨孤郁

歷史典故推薦:筆伐口誅

書面和口頭宣布罪狀,進行聲討。清 憂患餘生《〈官場現形記〉序》:“而吾輩不畏強御,不避斧鉞,筆伐口誅,大聲疾呼,卒伸大義於天下,使若輩凜乎不敢犯清議。”參見“口誅筆伐”。 見“口誅筆伐”。清·憂患餘生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犯顏進諫歷史

相關歷史

犯顏進諫_犯顏進諫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