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鏡鸞

鏡鸞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罽賓國王買得一鸞(罽,音jì,西漢時西域有罽賓國),欲其鳴,不可致,飾金繁響,珍羞對之,愈戚,三年不鳴。夫人曰:‘嘗聞鸞見類則鳴。何不懸鏡照之。’王從其言。鸞睹影,悲鳴沖霄,一奮而絕。”

南朝宋.范泰《鸞鳥詩序》中說,“昔罽賓王結罝(音jū,捕獸的網)峻卵之山,獲一鸞鳥。”此與上說稍異。

鸞鳥不鳴,因不見同類,懸鏡令照,以為同類,故鳴。後常以“鏡鸞”比喻失偶。唐.李賀《貝宮夫人》詩:“長眉凝綠幾千年,清涼堪老鏡中鸞。”

後因此事妝鏡又稱“鸞鏡”。唐.白居易《太行路》詩:“何況如今鸞鏡中,妾顏未改君心改。”

鏡鸞字典分解

鏡鸞的解釋 (1). 南朝 宋 范泰 《鸞鳥》詩序:“昔 罽賓王 結罝 峻卯 之山,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不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愈戚,三年不鳴。其夫人

鏡的解釋 鏡 (鏡) jìng 用來映照形象的器具:鏡子(亦指“眼鏡”)。鏡台。鏡匣。鏡奩。銅鏡。穿衣鏡。 利用光學原理製造的各種器具,上面的鏡片一般用玻璃製成:鏡頭。鏡

鸞的解釋 鸞 (鸞) luán 傳說鳳凰一類的鳥:鸞鳳。鸞飄鳳泊(喻夫妻離散或才士失意)。鸞翔鳳翥(形容書法筆勢飛動)。鸞翔鳳集(喻人才會聚)。 古同“鑾”。 筆畫數:

多學一學:鏡花水月【歷史典故】

鏡中之花,水中之月。本是比喻詩中所謂空靈的意境。明代謝榛《詩家直說》卷一:“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鏡花,勿泥其跡可也。”後亦用以比喻虛幻之事。 見“水月鏡花”。《說岳全傳》61回:“阿彌陀佛,為人在世,原是~。

鏡鸞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