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拾遺補闕

拾遺補闕

拾:撿取。撿取遺漏,彌補缺失。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納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譽,自結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遺補闕,招賢進能,顯岩穴之士。”《晉書.江統傳》:“臣聞古之為臣者,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獻可替否,拾遺補闕。”《清史稿.李菡傳》:“夫獻可替否,宰相之責也;拾遺補闕,諫官之職也。”亦作“補闕拾遺”。《晉書.張寔傳》:“聖王將舉大事,必崇三訊之法,朝置諫官以匡大理,疑承輔弼以補闕拾遺。”《明史.孫磐傳》:“其次揚清激濁,能補闕拾遺。”


並列 撿取遺漏,彌補缺失。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不能~,招賢進能,顯岩穴之士。”《清史稿·李菡傳》:“夫獻可替否,宰相之責也;~,諫官之職也。”△可用於從政,亦可用於治學。→補缺補漏↔完好無損。 也作“補過拾遺”。

拾遺補闕字典分解

成語拾遺補闕的解釋 遺:遺漏;闕:過失。補充旁人所遺漏的事物。

拾遺的解釋 (1) [appropriate lost property]∶拾取旁人遺失的東西,據為己有塗(途)不拾遺。——《史記·孔

補闕的解釋 (1).匡補君王的缺失。《左傳·襄公元年》:“凡諸侯即位,小國朝之,大國聘焉,以繼好、結信、謀事、補闕,禮之大者也。” 杜預 註:“闕,猶過也。”《後漢書·胡廣

多看看:拾芥【歷史典故】

同“拾地芥”。唐 柳宗元《為裴中丞伐黃賊轉牒》:“事同拾芥,力易摧枯。”

拾遺補闕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