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為口實

引為口實怎么寫好看

引為口實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引:徵引,援引。口實:假託的理由;可以利用的藉口。指被當作可以利用的藉口或作為指責、攻擊的把柄。宋雲彬《談讀書》:“這‘不求甚解’四字卻被許多人引為口實,以為陶(淵明)先生讀書馬馬虎虎,像項羽先生學兵法似的,只略知其意,不肯求進一步的了解。”

詞語分解

  • 引的解釋 引 ǐ 拉,伸:引力。引頸。引而不發。引吭高歌。 領,招來:引見。引子。引言。引導。引薦。拋磚引玉。 拿來做證據、憑據或理由:引文。引用。援引。 退卻:引退。引避。 舊時長度單位,一引等於十丈。 古代
  • 口實的解釋 ∶話柄使無以寡君為口實。;;《國語;楚語下》詳細解釋.口中食物。《易·頤》:“自求口實。” 孔穎達 疏:“求其口中之實也。” 高亨 註:“須自求口中之食物。”引申為食品。亦指飲食。《後漢書·光武帝紀下

歷史典故推薦:借前籌

同“借箸籌”。唐 高適《東平旅遊奉贈薛太守》詩:“軍書陳上策,廷議借前籌。”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引為口實歷史

相關歷史

引為口實_引為口實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