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而不發,躍如也

歷史字典解釋

謂善於教人射箭的人,引滿了弓,不射出去,卻擺著躍躍欲試的姿態,讓學者自己去體會。後借喻善於啟發、引導而讓人自己行動。孟子的學生公醜問孟子,道可說是極高極美的了,可是就好象登天一樣,高不可攀,為什麼不把它變為可以接近,以便別人每日用功去鑽求呢?孟子說,高明的木匠不會因為笨拙的徒工而改變或拋棄操作時必不可少的墨線,善射的羿也不會因為學射人的笨拙而改變要求彎弓時所應達到的程度。君子教人,正象射手教射箭一樣,搭上箭拉滿弓,卻不把箭發出去,只是示範性地做出躍躍欲試的姿態。對於道,也是一樣。不能因為學者達不到,就降低標準。立下合適的標準後,讓能夠掌握那些準則的學者跟上去。

【出典】:

《孟子·盡心》上:“公孫丑曰:‘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為可幾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例句】:

毛澤東選集》1卷《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菩薩是農民立起來的,到了一定時期農民會用他們自己的雙手丟開這些菩薩,無須旁人過早地代庖丟菩薩。 * 黨對於這些東西的宣傳政策應當是:‘引而不發,躍如也。’”

歷史典故推薦:桐音

源見“焦尾琴”。指琴聲。明 張鳳翼《紅拂記.奇逢舊侶》:“桐音重協,蕙幃還共,轉覺那人恩重。”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引而不發,躍如也歷史

相關歷史

引而不發,躍如也_引而不發,躍如也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