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敦睦邦交

敦睦邦交

敦:誠懇。睦:和好。促使國家之間的關係誠摯友好。魯迅《“立此存照”㈦》:“但就大體而言,是極有益於敦睦邦交的。”郭沫若《蘇聯紀行.七月一日》:“這樣不僅可以敦睦邦交,也是介紹中國文化的一項方便。”


其他 使國家之間的關係誠摯友好。郭沫若《蘇聯紀行·七月一日》:“這樣不僅可以~,也是介紹中國文化的一項方便。”△用於外交方面。

敦睦邦交字典分解

成語敦睦邦交的解釋 敦:純厚,誠懇;睦:和睦。保全國家之間的關係誠摯友好。

敦睦的解釋 (1) [amity;concord;harmony]∶親善和睦古者諸侯朝聘,所以敦睦親親,協和萬國也。——《三國志·明帝

邦交的解釋 [diplomatic relations;intercourse between nations] 古代諸侯國之間的交往,泛指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關係

不妨一看:敦厚【歷史官職】

察舉科目之一。亦作惇厚、惇樸、敦樸。實行於漢代,大致是遇到日食、地震等災異之後,帝王為表示罪己而採取的一種求賢措施。如《漢書·平帝紀》記“元始元年(公元元年)夏五月丁巳朔,日有蝕之。大赦天下。公卿、將軍、中二千石舉敦厚能直言者各一人。”《漢書·王嘉傳》記王嘉“為長陵尉,鴻嘉中,舉敦樸能直言,召見宣室,對政事得失,超遷太中大夫。”至魏晉南北朝,亦偶有察舉有道的特科,惟虛應故事而已。

敦睦邦交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