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相符

言行相符怎么寫好看

言行相符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說的和做的相符合。南朝梁簡文帝《與劉孝儀令》:“言行相符,始終如一。”《書.李彪傳》:“臣時見其所行,信謂言行相符,忠清內發。”亦作“言行相副”。《論語.憲問》“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宋 邢昺疏:“此章勉人使言行相副也。”


主謂 言論和行動相符合。《魏書·李彪傳》:“臣時見其所行,信謂言行相符,忠清內發。”△褒義。用於言行方面。→言行不二 言行若一 言行一致 ↔言行不一。也作“言行相副”。

詞語分解

  • 言行的解釋 一個人的語言和行動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詳細解釋言語和行為。《易·繫辭上》:“言行,君子之樞機。” 唐 韓愈 《上賈滑州書》:“言行不敢戾於古人,愚固泯泯不能自計。” 杜鵬程 《在和平的日子裡》第三章
  • 相符的解釋 相合;彼此一致報告與事實相符詳細解釋相合;彼此一致。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漾水》:“是以經云: 漾水 出 氐道縣 ,東至 沮縣 為 漢水 ,東南至 廣魏 白水 ,診其沿注,似與三説相符。”

歷史典故推薦:鹿皮蒼璧

《漢書.食貨志下》:“上漢武帝與湯張湯既造白鹿皮幣,問異顏異。異曰:‘今王侯朝賀以倉璧,直數千,而其皮薦反四十萬,本末不相稱。’”後以“鹿皮蒼璧”謂本末不相稱。宋 蘇軾《仆曩於長安陳漢卿家見吳道子畫佛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言行相符歷史

相關歷史

言行相符_言行相符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