鮒鰅山

歷史字典解釋

亦作務禺山、附禺山。又名廣陽山。在今河南內黃縣南。《山海經·海內東經》: “漢水出鮒魚之山,帝顓頊葬於陽,九嬪葬於陰。”

詞語分解

  • 鮒鰅的解釋 見“ 鮒隅 ”。
  • 山的字典解釋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屋兩側的牆壁。亦稱“房山”)。 形容大聲:山響

歷史地名推薦:五龍河

①即今山東東部五龍河。源出山東棲霞縣西北艾山。南流經萊陽市東,又南經五龍山下,又南入海。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卷:萊陽有五龍水。《寰宇記》卷萊州萊陽縣:“五龍山在縣南二十里。有水五道于山下合流,穿入於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鮒鰅山歷史

相關歷史

鮒鰅山_鮒鰅山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