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蒲坂

蒲坂

戰國初為魏邑,後入秦。在今山西永濟市西南蒲州鎮。《史記· 秦本紀》: 秦昭王四年 (前303),“取蒲坂”。即此。


古邑名。又作蒲阪、蒲反。在今山西省永濟市西南蒲州鎮。相傳虞舜都此。春秋屬晉。戰國屬魏。《史記·秦本紀》:秦襄昭王四年(前303年),“取蒲坂”,次年“復與魏蒲坂”,即此。秦置蒲坂縣。

蒲坂字典分解

蒲的解釋 蒲 pú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兩米。根莖長在泥里,可食。葉長而尖,可編席、制扇,夏天開黃色花(亦稱“香蒲”):蒲黃(蒲的花粉)。蒲棒。蒲草。蒲絨。蒲扇

坂的解釋 坂 bǎn 山坡,斜坡:坂上走丸(喻迅速)。 筆畫數:7; 部首:土; 筆順編號:1213354

也學習下:蒲柳先零【歷史典故】

蒲柳:水楊。入秋即凋零的樹木。比喻未老先衰。語本《世說新語.言語》:“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

蒲坂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