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會關

通會關怎么寫好看

通會關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北宋熙寧七年 (1074) 置,屬河州。在今和政縣南。金升為通會關寨。元廢。

②北宋元符元年 (1098) 築,屬會州。在今甘肅榆中東北。《宋史· 地理志》 會州: 會寧關,“舊名顛耳關,元符元年建築,賜名通會。未幾改今名”。


北宋熙寧七年(1074年)置,在今甘肅省和政縣南。金時升為寨。元時廢。

詞語分解

  • 通會的解釋 .猶通都。 宋 蘇軾 《縣榜》:“乃書以方版,揭之通會,不獨流傳民間。”.貫通融會。 鄭珍 《<郘亭詩抄>序》:“甫弱冠舉於鄉,連試春官皆罷,遂決意求通會 漢 宋 兩學。”
  • 關的字典解釋 關 (關) ā 閉,合攏:關門。關閉。關張。關停並轉(僴 )。 拘禁:關押。關禁。 古代在險要地方或國界設立的守衛處所:關口。關隘。關卡(?)。關塞(剗 )。關津。嘉峪關。 徵收進出口貨稅的機構:海關

歷史地名推薦:安樂山

①即今浙江餘杭市西南七十六里寶塔山。宋《鹹淳臨安志》卷餘杭縣:“安樂山在縣東二里。高一百五步,周回五里。耆老云:錢氏之子於此築庵,養疾而愈,故號安樂。”②又名合江山、少岷山、筆架山。在今四川合江縣西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通會關歷史

相關歷史

通會關_通會關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