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哈達摩崖碑

歷史字典解釋

在今吉林省吉林市東南三十里阿什哈達屯松花江北岸的斷崖絕壁上。為明代兩摩崖刻石。第一碑刻於絕壁中部,坐北朝南,高出水面10米。此碑通高135厘米、寬70厘米,刻字三行。第二碑在第一處西側40米處的山腳斜坡上,坐東向西,摩崖文字周圍有一上圓下方的陰文刻線,中高122厘米,兩側高108厘米, 上寬61厘米,下寬62厘米,正書豎刻文字七行。碑文記述了明遼東都指揮使清於永樂十八年(1420)、洪熙元年(1425)、宣德七年(1432)三次軍至此。第一次時修建龍王廟,第三次兼任造船總兵官又重修龍王廟。摩崖碑文證明吉林市是明朝造船運糧基地,對經營黑龍江流域和開發東北起了重要作用。

歷史地名推薦:三合墟

即今廣東台山市西南三合鎮。清光緒《廣東輿地全圖》:新寧縣今台山市西有三合舊墟,其東南有三合新墟。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阿什哈達摩崖碑歷史

相關歷史

阿什哈達摩崖碑_阿什哈達摩崖碑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