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國寺

奉國寺怎么寫好看

奉國寺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初名鹹熙寺。又名大佛寺、七佛寺。遼開泰九年 (1020) 建,在今遼寧義縣城內東大街路北。明 《遼東志》 卷1義州: 奉國寺 “在鐘樓東。一名七佛寺。佛宇高七丈,中有佛像七尊,高與殿稱,中建石碑”。清康熙 《廣寧縣志》 卷2: 奉國寺在 “義州城內。殿高七丈,佛像七,高如之。一名七佛寺。遼開泰中建。元普顏可里美思公主施元寶千錠增修。明弘治中相繼重修”。今寺除七佛殿 (大雄殿) 及七尊大佛為遼建外,六角鍾亭、四角碑亭、中軸線上的無量殿、牌坊、山門以及西院兩棟禪堂均為清代建築。大雄殿內東西兩側立有金、元、明、清各代重修碑記十一通,是了解奉國寺歷史的重要資料。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遼寧省義縣城內東街路北。建於遼開泰九年(1020年),初名鹹熙寺,金代改稱奉國寺。因大殿內塑七尊大佛,故俗稱大佛寺。大雄殿為寺內現存的遼代建築,六角鍾亭、四角碑亭、中軸線上的無量殿、牌坊、小山門以及西院兩棟硬山式的禪堂均為清代續建。大雄寶殿位於中軸線北端,聳立在高闊的月台上,為五脊單檐廡殿式,高24米,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建築面積 1800 多平方米。殿內佛壇上的遼塑,自東向西為拘留、屍棄、毗婆屍、毗舍浮、拘那含牟尼、釋迦牟尼佛像,結跏端坐在須彌座上。其中以正中的毗婆屍為最高,合座高達8.6米。其背後有明代重塑的倒座觀音菩薩像一尊,保留著早期男像觀音的風韻。大雄寶殿梁枋上遼代彩畫,有飛天、牡丹花等,四面牆上有元、明兩代畫的十佛、八菩薩、十一面觀音、十八面羅漢壁畫,色調鮮明、華麗,藝術水平高超。殿內東西兩側立有金、元、明、清各代重修碑記11通,是了解寺史的重要資料。建國後多次修葺,1984年起又進行大規模修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奉 國 寺

詞語分解

  • 奉國的解釋 獻身為國。《北史·裴佗傳》:“ 裴矩 凡所陳奏,皆朕之成算,朕未發, 矩 輒以聞,自非奉國,孰能若是。”
  • 寺的字典解釋 寺 ì 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廟禮儀的官署)。鴻臚寺(略同於現代的禮賓司)。 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佛寺。寺觀(刵 )。 * 教徒禮拜、講經的地方:清真寺。 筆畫數:; 部首:寸; 筆順編

歷史地名推薦:南化塘

即今湖北鄖縣東北六十四里南化塘鎮。清光緒 《湖北全省分圖》: 鄖縣東北有南化塘。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奉國寺歷史

相關歷史

奉國寺_奉國寺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