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鐵砧山

鐵砧山

在台灣省台中縣西北境。海拔236米,臨大安溪成斷崖。以山色赤黑,山頂斜平,形似鐵砧得名。舊志謂當嵐氣繞山,遠望如銀帶,亦稱銀碇山。傳說鄭成功曾在此駐兵,以劍掘地得泉。清光緒間,鄉人在此立碑,稱國姓井,即今入山處的劍井,泉清不竭。山坡原有紀念鄭成功的國姓廟,已改建為忠烈祠;後山頂上建有鄭成功巨型塑像。有觀海亭,可縱覽台灣海峽風光。

鐵砧山字典分解

鐵砧的解釋 鐵鑄的砧板;鍛捶金屬用的墊座。大多數兩頭突起。 例句: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24課《大自然的文字》的第三自然段中:山變得就像鐵匠的鐵砧了。

山國語字典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

多看看:鐵線橋街【歷史地名】

在今台灣省台南縣西南。清康熙間高拱乾《台灣府志》 卷2: 鐵線橋 “二橋俱在茅港尾保”。乾隆間范鹹 《重修台灣府志》 有 “鐵線橋街”。

鐵砧山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