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鎮

共和鎮怎么寫好看

共和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1)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西部。面積225平方千米。人口2萬。鎮人民政府駐共和村,人口 2070。稱大哈拉坑。1956年設共和鄉,1958年改管理區,1965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90年改鎮。主產玉米、大豆、小麥等。盛產西瓜、葵花子。有水暖、製鞋等廠。301國道經此。(2)在黑龍江省海倫市西部。面積164平方千米。人口3.7萬。鎮人民政府駐共合村,人口 1440。1900年建屯稱富大房子。1956年設共和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85年改鎮。產玉米、大豆、稻等。有糧油加工、建材等廠。公路通海倫、倫河等地。(3)在江蘇省洪澤縣南部。面積83.5平方千米。人口2.5萬。鎮人民政府駐共和集,人口 3500。駐地始建於清,因在公河畔興集,原名公河集,後以諧音演變為今名。1949年設共和鄉,1955年改紹武鄉,1958年改公社,1966年改名公河公社。1983年改共和鄉,2001年置鎮。產稻、小麥、油菜籽。水產養殖業發達。有化工、農機、建材、水泥製品、塑膠等廠。205國道、洪金公路經此。(4)在廣東省鶴山市東南部。面積88平方千米。人口2.2萬。鎮人民政府駐共和圩,人口 1950。1931年建圩,為企地利人和,取名共和。清雍正九年(1731年)置鶴山縣時屬新化都。1912年為鶴山三區,1952年改七區。1957年設共和鄉,1958年與鶴城鄉合建公社。1959年析置共和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冬建鎮。地處高鶴丘陵台地區。主產稻,並產花生、紅煙、蔬菜、茶及養魚。特產平嶺粉葛。有羊毛衫、有機玻璃紐扣、手套、農機修配等廠。有公路北接325國道,南接沙水公路。(5)在雲南省牟定縣南部。縣人民政府駐地。面積15平方千米。人口1.7萬。鎮人民政府駐共和,人口1.3萬。明以來,歷代為縣治。清末設中區,又名城區。1932年設牟定縣第一區。1938年設中興鎮。1950年改稱中心區,後改稱中心鎮。1952年改稱共和鎮至今。龍川河沿鎮西南境向南流。鎮境東面沿山,余屬平壩。產稻、小麥、蠶豆、烤菸、油菜籽等。特產有油鹵腐。有建築、建材、骨膠、鋼窗、爆竹、紅磚等企業。為全縣最大集市。為錢牟公路終點。每年有傳統三月會。

詞語分解

  • 共和的解釋 也稱共和制。泛指國家權力機關和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的一種政治制度。與;君主制;相對詳細解釋. 西周 從 厲王 失政,至 宣王 執政,中間十四年,號 共和 。 共和 元年,即公元前年,是 中國 歷史有確
  • 鎮的字典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建信縣

西漢置,屬千乘郡。高帝封婁敬為建信侯,後為縣。治所在今山東高青縣西北青城鎮東北小新城。東漢省。 古縣名。西漢置,治今山東省高青縣西北。屬千乘郡。東漢省。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共和鎮歷史

相關歷史

共和鎮_共和鎮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