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谿

歷史字典解釋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三國志·吳書·陸抗傳》:鳳皇元年(272),“西陵督步闡據城以叛,遣使降晉。抗聞之,……敕軍營更築嚴圍, 自赤谿至故市,內以圍闡,外以禦寇”。《方輿紀要》卷78夷陵州:赤谿“在州西北五里。即陸抗築城圍步闡處。東合大江。或謂之東坑”。

詞語分解

  • 赤的字典解釋 赤 ì 紅色,比朱色稍暗的顏色:赤血。赤字。 真誠,忠誠:赤誠(極其真誠)。赤忱。赤子(純潔無暇的初生嬰兒,古代亦指百姓)。赤膽忠心。 空無所有:赤手空拳。赤地千里。 裸露:赤腳(光腳)。 筆畫數:
  • 谿的字典解釋 谿 ī 同“溪”。 筆畫數:; 部首:谷;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西昌專區

年置。原屬西康省,在今四川省西南部。轄西昌、鹽源、會理、寧南、冕寧、鹽邊、德昌、昭覺、越嶲等縣及寧東、普格、瀘寧等三設治局。專員公署駐西昌縣今市。年撤銷寧東、普格、瀘寧等三設治局;設會東、米易、金礦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赤谿歷史

相關歷史

赤谿_赤谿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