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鸛山

鸛山

又名石頭山、觀山。即今浙江富陽市東富春江畔之鸛山。《方輿紀要》 卷90富陽縣: 觀山 “亦曰鸛山”。山腰有春江第一樓。


又稱觀山。在浙江省富陽市城東、富春江北岸。因山下有石磯形如鸛得名。海拔42米。磯頭立“嚴子陵垂釣處”石碑一方,碑側巨石上有蘇軾手跡鐫刻的“登天釣月”四字。建有紀念文學家郁達夫及其兄郁華的雙烈園和雙郁亭。

鸛山字典分解

鸛的解釋 鸛 (鸛) guàn 鳥,羽毛灰白色或黑色,嘴長而直,形似白鶴,生活在江、湖、池沼的近旁,捕食魚蝦等。 筆畫數:22; 部首:鳥; 筆順編號:12225125

山的解釋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

不妨一看:鸛朝鎮【歷史地名】

又作冠朝鎮。即今江西泰和縣東南冠朝鄉。清光緒 《吉安府志》 卷4泰和縣: “冠朝渡在縣南,雲亭江水出焉。”

鸛山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