灩澦堆

灩澦堆怎么寫好看

灩澦堆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亦作滛預堆、猶豫堆。在今四川奉節縣白帝山下長江瞿唐峽口南朝梁李膺 《益州記》: “灩澦堆,夏水漲沒數十丈,其狀如馬,舟人不敢進,故曰灩澦。” 《寰宇記》 卷 148奉節縣: “灩澦堆,周回二十丈,在州西南二百步,蜀江中心,瞿唐峽口。冬水淺,屹然露百餘尺; 夏水漲,沒數十丈。其狀如馬,舟人不敢進。又曰: 猶與,言舟子取途不決水脈,故曰猶與。諺曰: 灩澦大如樸,瞿塘不可觸。灩澦大如馬,瞿塘不可下。灩澦大如鰲,瞿塘行舟絕。灩澦大如龜,瞿塘不可窺。” 據實測此橫亘江心的大礁石,長約40米,寬約15米,高約25米。分江流為南北二道,舟行隨水旁流,可以避石; 如碰巨石,舟毀人亡。為便於航運,1958年炸毀。

詞語分解

  • 灩澦堆的解釋 亦作“灩澦堆”。 長江 瞿塘峽 口的險灘。在 四川省 奉節縣 東。 唐 李白 《長干行》之一:“十六君遠行, 瞿塘 灧澦堆 。” 王琦 注引《太平寰宇記》:“ 灩澦堆 ,周回二十丈,在 夔州
  • 灩澦的解釋 亦作“灩澦”。即 灩澦堆 。 唐 張祜 《送曾黯游夔州》詩:“不遠 夔州 路,層波 灧澦 連。”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四》:“大抵峽路峻急,故曰:‘朝離 白帝 ,暮宿 江陵 。’四月、五月尤險
  • 堆的字典解釋 堆 ī 累積在一起的東西:堆疊。堆房。土堆。 累積在一起,聚積在一起:堆積。堆放。堆壘。堆摞。堆砌。 量詞,用於成堆的物或成群的人:一堆人。 筆畫數:; 部首:土;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扎多崗日

在西藏自治區西北部改則縣北。曾名查多崗日,年定今名,藏語意為岩石雪山。海拔米。上部有積雪,北麓有心湖。山麓有優美的牧場。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灩澦堆歷史

相關歷史

灩澦堆_灩澦堆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