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樂郡

普樂郡怎么寫好看

普樂郡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北魏置,為靈州治。治所回樂縣 (今寧夏吳忠市北)。轄境相當今寧夏吳忠市及中寧縣靈武縣地。《北齊書·豐傳》: “劉豐,字豐生,普樂人也。……破六韓拔陵之亂,豐以城之功,除普樂太守。” 隋開皇三年 (583) 廢。


置,治回樂縣(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北)。轄境約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吳忠、靈武等市一帶。隋開皇三年(583年)廢。

詞語分解

  • 郡的字典解釋 郡 ù 古代行政區域,中國秦代以前比縣小,從秦代起比縣大:郡縣。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

或稱藺陽、北藺。戰國趙地,在今山西柳林縣西北孟門鎮。《史記· 趙世家》: 成侯三年前,“魏敗我藺”; 成侯二十四年 前,“秦攻我藺”,皆此。 古邑名。又作藺陽或北藺。《戰國策·西周策》蘇厲謂周君曰: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普樂郡歷史

相關歷史

普樂郡_普樂郡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