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教興福寺塔

歷史字典解釋

俗稱方塔。在江蘇省常熟市大東門內。寺初建於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重建於鹹淳年間。現寺毀塔存。塔高9層,約62米。底層室內為八角形,東、西、南、北四面辟拱門,在北門洞內有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重建東塔崇教興福大殿記碑》一方。底層與二層之間為夾層,夾層正中有空井與底層相連,周圍有木欄桿。二層以上皆方室,各層平面逐層縮小,高亦逐層減低,均為木樓板,扶梯位置各層相互交錯。第七層內正中置頂剎木柱,穿過七、八、九三層至塔頂鐵剎。塔的外壁每層有腰檐和平座欄桿,每面劃為3間,中間辟門,兩旁為直欞窗。檐角翹起,身似梭形,外觀柔和,造型麗。方塔整修後,四周築亭台、假山,種花植樹,已闢為方塔公園。

歷史地名推薦:大撥換城

即今新疆溫宿縣東扎木台鄉喀什艾日克村古城。一說在阿克蘇市。《新唐書·阿史那社爾傳》:貞觀二十一年,社爾等討龜茲“拔都城,王輕騎逃。社爾留郭孝恪守, 自率精騎追躡,行六百里。王據大撥換城,嬰險自固。社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崇教興福寺塔歷史

相關歷史

崇教興福寺塔_崇教興福寺塔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