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廿八都鎮

廿八都鎮

歷史字典解釋:

在浙江省江山市西南邊陲,西鄰江西省,南鄰福建省。面積66.9平方千米。人口1.1萬。鎮人民政府駐廿八都,人口3900。宋代編為廿八都,沿用為名。1931年稱廿八都鎮,1950年設廿八都鄉,1958年後改公社,1987年復置鎮。地處仙霞嶺山中。產木材、毛竹。有造紙、竹木加工等廠和螢石礦。地當浙閩贛三省交界,地勢險要,關隘拱列,元、明以來歷為屯兵之所。205國道經此。有眾多明清建築,為省歷史文化名鎮。方言龐雜,除“廿八都腔”外,有江山腔、浦城腔、廣羊腔、嶺頭腔、溪下腔、灰山腔、河源腔等,形成“方言島”。境內浮蓋山風景獨秀,徐霞客曾慕名而游。鎮南楓嶺關為“浙江省五大名關”之一。

詞語分解

  • 廿的解釋 廿 à 二十:廿四史。 筆畫數:; 部首:廾; 筆順編號:
  • 鎮的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三陽橋

即今江西宜春市北三陽鎮。明嘉靖《袁州府志》卷:宜春縣有三陽鋪,“三陽橋,縣北四十里”。

廿八都鎮_廿八都鎮介紹_歷史知識
廿八都鎮_廿八都鎮介紹_歷史知識糾錯

猜你喜歡:


廿八都鎮_廿八都鎮介紹_歷史知識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
{{/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