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跳磴鎮

跳磴鎮

在重慶市大渡口區西南部、長江北岸。面積49.4平方千米。人口2.4萬。鎮人民政府駐跳磴場,人口3440。早年駐地旁一小河中修有石磴作過路用,俗稱跳磴。清鹹豐時改建石橋,取名跳磴橋,以橋得名。原為巴縣轄地,1930年設跳磴鄉,1958年改為跳磴公社。1982年復鄉,1993年建鎮,1995年從巴縣劃入大渡口區。產稻、小麥、蔬菜、柑橘等。有化工、機械、建材等廠。成渝、渝黔鐵路經此,有公路接210國道。

跳磴鎮字典分解

跳磴的解釋 亦作“ 跳蹬 ”。放在淺水中,相隔一定距離,供踏腳用的大石塊。 李劼人 《大波》第二部第七章:“上渡船的地方,用幾塊大石頭放在淺水裡,作成七八步跳蹬。” 傅澤

鎮國語字典 鎮 (鎮) zhèn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

順便了解:跳石鎮【歷史地名】

在今四川巫山縣東南。《方輿紀要》 卷69巫山縣: 跳石鎮 “在縣西北。唐雷萬春為縣之跳石人。亦曰跳石鄉”。道光 《夔州府志》 卷12: 跳石鎮“在縣東南十五里。亦曰跳石鄉”。 在重慶市巴南區南部。面積136.3平方千米。人口3.9萬。鎮人民政府駐跳石場,人口1270。清初興市,因地處溝谷,卵石較多,人行其上,卵石跳動,故名跳石場。1930年置跳石鄉,1958年改為跳石公社,1982年復鄉。199

跳磴鎮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