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等處行中書省

歷史字典解釋

簡稱肅行省。元至元十八年(1281)置,治所甘州路(今甘肅掖市)。轄境相當今甘肅黃河以西、寧夏大部、內蒙古西部及新疆青海部分地區。明洪武二年(1369)併入陝西等處行中書省

詞語分解

  • 甘肅的解釋 甘肅省,簡稱“甘”或“隴”,省會——蘭州,中國省級行政單位之一,位於黃河上游。甘肅省因甘州(今張掖)與肅州(今酒泉)而得名。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六盤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設定過隴右道,故又簡稱為隴。
  • 中書省的解釋 官署名。始設於魏晉,是奉皇帝意旨掌機要、發政令的中央機構。隋代改為內史省、內書省。至唐代,國家政令由中書省制定,經門下省審復,交尚書省執行。元代廢門下、尚書兩省,由中書省總領百官,成為國家政務中樞。明

歷史地名推薦:劉河堡中千戶所

明置,治所即今江蘇太倉市東北瀏河鎮。清順治十五年併入鎮海衛。 明置,治今江蘇省太倉市瀏河鎮。屬蘇州府。後廢。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甘肅等處行中書省歷史

相關歷史

甘肅等處行中書省_甘肅等處行中書省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