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義鎮

三義鎮怎么寫好看

三義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即三汊鎮。在今江蘇泗陽縣東南三岔。《明史·河渠志二》:萬曆四年(1576),御史世寶言:“河自桃源三義鎮歷清河縣北,至大河口會淮入海。”《清一統志·淮安府二》:三義鎮巡“舊名三汊鎮。在桃源縣東三十里。舊置三岔關於此,明末移於白洋河”。


安徽省蒙城縣西南部。面積120平方千米。人口6.2萬。鎮人民政府駐三義集,人口1萬。以集首有三義閣得名。1949年設三義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河溝鄉併入置鎮。主產小麥、玉米、油菜籽,盛產大豆、青蘿蔔。是縣西南部農副產品集散地。有礦泉水、造紙、建材、涼蓆等廠。特產“九龍貢面”。蒙郭公路經此。

詞語分解

  • 鎮的字典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石阡等處長官司

元置,屬思州安撫司。治所即今貴州石阡縣。明洪武初改置石阡長官司。 元置,治今貴州省石阡縣湯山鎮。屬思州安撫司。明改石阡長官司。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三義鎮歷史

相關歷史

三義鎮_三義鎮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