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安徽省

安徽省

清康熙六年(1667)改江南左布政使置,寄治江寧府(治今江蘇南京市)。乾隆二十五年(1760)治所遷安慶府(今安徽安慶市)。轄境相當今安徽省及江蘇洪澤湖以西、以南地區。1949年分置皖北、皖南兩行署區。1952年4月撤銷,並為安徽省。治所在今安徽合肥市。


簡稱皖。在中國東部、華東腹地,跨長江、淮河流域。面積14萬平方千米。人口 6410 萬。轄合肥、蕪湖、蚌埠、淮南、馬鞍山、淮北、銅陵、安慶、黃山滁州、亳州、阜陽、宿州、六安、宣城、巢湖、池州17地級市和44市轄區、5縣級市、56縣。省人民政府駐合肥市。戰國屬楚,考烈王十年(前253年)都鉅陽,二十二年都壽春。秦分屬泗水、九江和陳郡。西漢分屬汝南、沛郡、丹陽、九江、廬江五郡和六安國。漢武帝設十三刺史部,淮北屬豫州刺史部,淮南、江南屬揚州刺史部。東漢豫州刺史治譙縣,揚州刺史治歷陽,改沛郡為沛國,並六安國於廬江郡,建安中分丹陽郡置新都郡,建安末分沛郡置譙郡。三國魏揚州治壽春,改九江郡為淮南郡,與廬江郡同屬揚州;置安豐郡,與汝南、譙郡同屬豫州。吳國於其境置廬江郡,與丹陽郡、新都郡同屬揚州。西晉於淮北置汝陰郡和譙國、沛國及淮南安豐郡,屬豫州;於沿江地置歷陽郡,析丹陽郡置宣城郡,改新都郡為新安郡,悉屬揚州。東晉南北朝間,長江、淮河南北成為戰場,郡縣遷廢僑置不常。隋大業時,淮北屬汝陰、譙、彭城等郡;淮南屬淮南、鍾離、廬江、歷陽、同安、江都諸郡;江南屬宣城、新安、丹陽等郡。唐以泗、宿、亳、潁四州屬河南道;濠、滁、壽、廬、和、舒六州屬淮南道;歙州屬江南東道;宣、池二州屬江南西道。北宋以潁州(北宋政和末升為順昌府)屬京西北路;亳、宿、泗、滁四州屬淮南東路;壽、廬、和、舒、濠五州和無為軍屬淮南西路;宣、歙、池、太平四州及廣德軍屬江南東路。元淮南、淮北諸路統屬河南江北行省,江南諸路屬江浙行省。明鳳陽、廬州、安慶、池州、寧國、徽州六府及滁、和、廣德三州直隸南京。清初改屬江南省,順治三年(1646年)改明末所設安廬巡撫為安徽巡撫,安徽之名始此,以巡撫駐所安慶府和所轄徽州府的首字為名;十八年設江南左布政使。康熙六年(1667年)改為安徽布政使司,寄治於江蘇江寧府。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由江寧府移駐安慶府。全省領安慶、廬州、鳳陽、潁州、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八府,廣德、滁州、和州、泗州、六安五直隸州及無為、壽、宿、亳四屬州,51縣。1912年撤銷府州,直轄60縣。1914年設安慶、蕪湖、淮泗三道。1949年設皖北行署區,駐合肥;皖南行署區,駐蕪湖。1952年8月兩行署合併,重建安徽省,省人民政府駐合肥。其後省內行政區劃多變。至2004年,行政區劃始成今狀。長江、淮河將省境分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山地、沿江平原和皖南山地五個地形區。北部為淮北平原;中部為江淮丘陵和皖西山地,皖西山地居大別山中部和東部。南部為沿江平原和皖南山地,長江居省境中部,形成窄長的沿江沖積平原,皖南山地以黃山為主脈,北接九華山,東南連浙贛山地。自北而南分屬淮河、長江、新安江三大水系,巢湖為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淮河以南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淮河以北屬南溫帶濕潤-半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4~17℃,1月平均氣溫-1~3℃,7月平均氣溫27~29℃。年平均降水量770~1700 毫米。1949年後在淮河支流史河和淠河上游建築了梅山、響洪甸、佛子嶺、磨子潭等大型水庫,並修建了淠史杭水利樞紐工程;在長江支流青弋江上游建有陳村水庫(即太平湖)等大型防洪、灌溉工程。農業發達,是全國重要農業省份之一,為全國糧、油、棉和茶葉的重要產區。淮北以小麥、大豆、薯類為主,江淮和沿江圩區以稻為主,沿江平原以棉花為主,皖南、皖西山區為林、茶生產基地,有屯綠、祁紅、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霍山黃芽等多種名茶,還有香菇、木耳、筍乾、獼猴桃、蠶繭和多種藥材。蕭碭黃泛區盛產酥梨、葡萄等水果。礦產有煤、鐵、銅、岩鹽、硫、礬、磷、金、鋁土、銻、鉬、石灰石、螢石、瓷土、大理石、蛇紋石等。解放前僅有煤炭、採礦、紡織、食品等工業。建國後工業迅速發展,已形成從採礦工業、原料工業到製造工業多部門、多行業的生產體系,有能源、冶金、建材、機械、化工、電子、紡織、輕工、食品等十五大類。淮南、淮北的煤田開發和大型電廠建設,已成為華東地區的重要能源基地;馬鞍山鋼鐵聯合企業和銅陵有色金屬工業,是中國重要冶金工業基地之一;合肥市的美菱、榮事達集團和滁州的揚子集團已成為中國家電製造業的骨幹企業;並有宣紙、徽墨、歙硯、鐵畫、舒席等傳統工藝品。京九、京滬、隴海、淮南、皖贛、寧蕪、蕪銅、宣杭、合九、符夾、商阜、青阜等鐵路為省內外交通幹線。公路通各市、縣、鎮、鄉。合肥、屯溪有全天候大型民用機場,通往全國各大城市和香港。有馬鞍山、蕪湖、銅陵、池州、安慶、華陽等港口,為長江航道重要港口。有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安徽師範大學等高等學校和中國科學院合肥分院、安徽省社會科學院、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等科研機構。歙縣、壽縣、亳州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名勝古蹟有黃山、九華山、天柱山、齊雲山、琅琊山等風景名勝區,以及合肥包公祠、逍遙津,蕪湖廣濟寺,歙縣許國石坊、棠樾牌坊群,鳳陽明皇陵,亳州花戲樓,安慶迎江寺,和縣龍潭洞猿人遺址、芍陂(安豐塘)和西遞、宏村古村落。紀念地有新四軍軍部舊址、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陳獨秀墓等。

安徽省字典分解

安徽省的解釋 別稱“皖”。在中國中東部、長江下游及淮河中游。面積1402萬平方千米。人口5999萬(1995年)。清初為江南省,後分置安徽省。省會合肥。北部和長江沿岸為平

安徽的解釋 同安徽省

省國語字典 省 shěng 地方行政區域:省份。省會。 節約,不費:省錢。省事。省吃儉用。 簡易,減免:省略。省稱。省寫。 中國古官署名:中書省(a.魏晉開始設定,總管國家

看一看:安文璧【歷史人物】

明河南安陽人,字仲書。幼就外傳,日誦數千言。萬曆十一年進士。初授行人,使秦晉諸藩,不受贈遺。升浙江道御史,既而執法西台,首劾都尉不法,貴戚斂手。出按淮揚、順天,升大理丞。性孝友,周給睏乏,終其身如一日。

安徽省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