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堌堆遺址

歷史字典解釋

在今河南永城市西五十六里王樓村西北隅。高出地面1.5米,面積1800平方米。197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掘。表土中有商代陶片和卜骨,下即為龍山晚期文化層,厚2.5米以上。清理出房基九座。出土大批石刀、石錛、石斧、石鑿、石箭頭、蚌鐮、蚌鏟、骨針,以及繩紋、藍紋、方格紋和蛋殼黑陶片等。對研究豫東龍山文化分布及探討夏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詞語分解

  • 遺址的解釋 古人遺留下來的城堡、村落或寺廟等建築基地古城遺址詳細解釋亦作“ 遺阯 ”。指年久被毀的建築物所在的地方。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下》:“今臺無遺址,溝池已平。” 唐 劉禹錫 《山陽城賦》序:“

歷史地名推薦:滎澤縣

隋仁壽元年 改廣武縣置,屬鄭州。治所在今河南鄭州市西北古滎鎮北五里。大業初屬滎陽郡。唐屬鄭州。北宋熙寧五年 省入管城縣。元祐元年 復置。元屬汴梁路。明洪武八年 徙治於今鄭州市西北古滎鎮,屬鄭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黑堌堆遺址歷史

相關歷史

黑堌堆遺址_黑堌堆遺址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