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侍御史里行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始置,選三丞以上曾任知縣人充任,掌糾繩百官,肅清紀綱。任職滿二年除正任御史再供職二年即除三司開封府判官。神宗元豐(1078—1085)改制,罷。

詞語分解

  • 里行的解釋 官名。 唐 置, 宋 因之。有監察御史里行、殿中里行等,皆非正官,也不規定員額。 唐 劉肅 《大唐新語·舉賢》:“初, 周 以布衣直門下省, 太宗 就命監察里行,俄拜監察御史。‘里行’之名,自 周

歷史官職推薦:大論

官名。吐蕃大相論茞別稱。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殿中侍御史里行歷史

相關歷史

殿中侍御史里行_殿中侍御史里行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