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銀行

歷史字典解釋

銀行名。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在“豫鄂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的特許下,以特稅(鴉片稅)為基金,設立豫鄂皖四省農民銀行,辦理農貸和農業投資,實際上是為地主、富農放 * 提供資金。總行設於漢口,並在四省境內設分支行。曾發行一角、二角、五角三種流通券。由“剿匪總司令部”布告強制使用。國民黨政府並於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六月公布《中國農民銀行條例》,將“豫鄂皖贛四省農民銀行”改組為中國農民銀行,資本由一千萬元(當時只收足四分之一)增加到六千萬元,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介石出任董事長,總行遷往南京,發行中國農民銀行兌換券,次年,國民黨政府準其與法幣同樣行使。後來中國農民銀行成為國民黨政府四大官僚資本銀行之一。

詞語分解

  • 中國的解釋 ∶指中原地區與中國抗衡。;;《資治通鑑》 又驅中國士眾。將中國人。 ∶京城惠此中國,以綏四方。;;《詩;大雅》詳細解釋.上古時代,我國 華夏 族建國於 黃河 流域一帶,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國,而把
  • 銀行的解釋 辦理存款、貸款、匯兌、儲蓄等業務的金融機構詳細解釋.製造銀器的行業。《 * 詞話》第九十回:“我便投在城內 顧 銀舖,學會了此銀行手藝。”.通過存款、放款、匯兌、儲蓄等業務,承擔信用中介任務的信用機

歷史官職推薦:東觀丞

官名,三國吳置,掌助東觀令校書修史。參看“東觀令”、“東觀左丞”條。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中國農民銀行歷史

相關歷史

中國農民銀行_中國農民銀行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