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堠

斥堠怎么寫好看

斥堠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也寫作斥候,掌偵察的小吏。“堠”,瞭望哨、哨所。《三國志·吳書·韶傳》:“(孫韶)常以警疆場遠斥堠為務,先知動靜而為之備,故鮮有負敗。”註:《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合出的縮印本《二十五史·三國志·吳書·孫韶傳》為“堠”;中華書局本《三國志·吳書·孫韶傳》為“候”。

詞語分解

  • 斥堠的解釋 見“ 斥候 ”。
  • 斥的字典解釋 斥 ì 責備:斥責。怒斥。駁斥。訓斥。 指,指出:斥謬(指出錯誤)。 使退去,使離開:斥退。 開拓:開地斥境。 多,廣:充斥。 偵察,伺望:斥候(舊時偵察敵情的士兵)。 鹽鹼地:斥鹵。 古同“尺”,尺
  • 堠的字典解釋 堠 ò 古代瞭望敵情的土堡:斥堠(“斥”,偵察的意思;偵察敵情的建築物,亦指探測敵情的士兵)。烽堠。堠鼓。 記里數的土堆:堠子(標記里程的土堆,引申為路程)。堠程。 筆畫數:; 部首:土; 筆順編號

歷史官職推薦:大仆

官名。同“太僕”。或稱“大仆正”。西周始置,眾仆官之長。《大仆作父已簋銘》:“大仆作父已尊簋,子子孫孫萬年永寶用。”參見“太僕”。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斥堠歷史

相關歷史

斥堠_斥堠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