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正

擬正怎么寫好看

擬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清朝吏部之銓選制度。乃遴選官員方法之一。官員出缺,或由九卿保舉,或由吏部提名,均應將候選名單題請補用,名單內一般每缺開列兩名人選,一正一陪,其正取者稱擬正,備取者稱“擬陪”。

詞語分解

  • 擬正的解釋 試任或代理官員改為正式任命。《清會典事例·翰林院·升除》:“翰林院侍讀,著擬正之 全順 補授。”《紅樓夢》第八五回:“現今工部出了一個郎中缺,外頭人和部里都吵嚷是老爺擬正呢。”
  • 擬的字典解釋 擬 (擬) ǐ 打算:擬去信聯繫。擬議。 初步設計編制或起草:擬定(.起草制定;.揣測斷定)。擬訂。草擬。 仿照:擬古之作。擬人(修辭方式,把事物人格化)。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正的字典解釋 正 è 不偏斜,與“歪”相對:正午。正中(峮 )。正襟危坐。 合於法則的:正當(刵 )。正派。正楷。正規。正大光明。正言厲色。撥亂反正。 合於道理的:正道。正確。正義。正氣。 恰好:正好。正中(恘 )

歷史官職推薦:殿中虎賁

官名。晉朝置,為皇宮殿內侍衛武官,屬左、右衛將軍。規定給注家籍的衣食客一人,與第九品官同。唐朝人修史時,因避諱改稱殿中武賁。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擬正歷史

相關歷史

擬正_擬正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