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吏部

吏部

官署名。①東漢始於尚書台置吏曹(一說名吏部曹),掌選舉祠祀事,後改名選部,專掌官吏的任免考選,三國魏改名吏部,職掌文職官吏任免考選,兼典法制,隸尚書台(省),設尚書為長官,武官選舉歸中護軍; 或說領吏部、考功、定課、比部郎曹。兩晉沿置,所領郎曹或有增減,兼掌武官選舉。南朝定製,置為尚書省六曹之一,設尚書,領吏部、刪定、三公、比部四郎曹。自魏、晉至南北朝,居尚書列曹之首,其職極重,其官品秩常比他曹為高,宋孝武帝大明二年(458),因不欲威權在下,增尚書為二員以削弱其權任,尋復置一員。北魏前期或稱選部,孝文帝改制後定置為尚書省六曹之一,或說領吏部、考功、南北主客四曹。北齊領吏部、考功、主爵三郎曹,掌文武官吏任免考選封爵之政,法制改歸都官曹。麴氏高昌國置為八部之首,設長史、司馬為正副長官。歷朝又每以大臣參掌選事分其權任,重大任命須與眾執政大臣參議,由皇帝、宰相裁定。西魏文帝大統十二年(546)置為尚書省十二部之一,設郎中;西魏末、北周仿《周禮》建六官府,改隸夏官府為諸司之一,設中大夫為長官,下大夫、上士各一員副之,或省中大夫,則以下大夫為長官。隋、唐、五代為尚書省六部之首,掌全國文職官員銓選、勛封、考課之政。隋初設尚書為長官,領吏部(選部)、司封(主爵)、司勛、考功等署; 煬帝大業三年(607)增設侍郎一員為次官。唐增侍郎為二員,諸司各設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員。高宗龍朔二年(662)改名司列,鹹亨元年(670)復舊; 武則天光宅元年(684)改名天官,中宗神龍元年(705)復舊; 玄宗天寶十一載(752)改名文部,肅宗至德二載(757)復舊。唐前期兼管貢舉,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始移其事歸禮部。因尚書常由宰相兼任,部務實際上由侍郎主持。中唐以後,尚書省諸部職權為宰相、諸使職侵奪,本部銓選之權日輕。北宋初文武官銓選分屬中書、審官院、樞密院、三班院,稍後文選屬審官東院、流內銓,武選屬審官西院、三班院,本部唯掌注擬州縣、幕職官,京朝官敘服章、申請攝官訃吊祠祭、拔萃舉人等事,兼管南曹、甲庫,置判吏部事二人,以帶職京朝官或無職事朝官充任,又有格式司,尚書、侍郎皆為寄祿官。神宗元豐(1078—1085)改制後,始掌管全國文武官吏銓選爵勛考課之政令,置尚書一員、侍郎二員; 改審官東、西院為尚書左、右選,由尚書主持,管理較高級的文武官吏; 改流內銓、三班院為侍郎左、右選,由侍郎主持,管理較低級的文武官吏,合稱吏部四選,各置郎中、員外郎,分掌銓選之政。高級文官須由中書省敕授,高級武官須由樞密院宣授。領吏部、司封、司勛、考功四司,各置郎中、員外郎,分掌爵勛考課之政,吏部司兼佐部務; 官告院掌官吏任命文書,置主管官等員。遼朝為南面官署,無實際職掌。金朝職掌與宋略同,然不分四選,不設諸司,置尚書、侍郎各一員為長貳,郎中、員外郎各二至四員,掌擬注從七品以下職事官,正七品以上,將名單上報尚書省,聽制授。領架閣庫、官誥院。金初與尚書省左、右司通署,熙宗天眷三年(1140)始分治。元朝隸中書省,掌文官銓選,武官歸樞密院。世祖中統元年(1260)與戶、禮並為左三部,後或自為一部,或與禮部合為吏禮部,至元十三年(1276)始定製自為一部,置尚書、侍郎、郎中、員外郎,員額不等,亦不設諸司。後定員尚書三員,侍郎、郎中、員外郎各二員。惠宗至元三年(1373)增置考功郎中、員外郎各一員,至正元年(1341),又置司績一員,掌百官行止。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罷中書省後,六部直隸皇帝,分掌政務,吏部掌全國文官銓選、考課、爵勛之政,武官歸兵部。除內閣大學士、吏部尚書由廷推或奉特旨外,內外百官皆由吏部會同其他高級官員推選或自行推選。設尚書一員,左、右侍郎各一員。初領總部、司勛、考功三屬部,洪武十三年增司封部,二十二年改總部為選部,二十九年定置文選、驗封、稽勛、考功四清吏司及司務廳。建文(1399—1402)中一度增置左、右侍中居尚書下、侍郎上,去諸司清吏字,成祖即位後復舊。永樂(1403—1424)中,六部遷北京。清朝天聰五年(1631)始置,以貝勒管理部務,設滿、蒙、漢承政、參政、啟心郎等官。崇德三年(1638)分參政為左、右,增理事官、副理事官、額哲庫等官。順治元年(1644)停貝勒掌部務,改承政為尚書,參政為侍郎,理事官為郎中,副理事官為員外郎,額哲庫為主事,八年復以親王、郡王兼攝部務,九年罷。雍正元年(1723)以大學士領部務,嘉慶四年(1799)改以親王領,六年復以大學士領,遂為定製。置尚書滿、漢各一員,左右侍郎滿漢各一員。屬官有堂主事,清檔房滿二員,漢本房滿二員,漢軍一員,掌文案章奏。所領諸司沿明制,又置當月處、督促所等機構,各置滿、漢、蒙古、漢軍等郎官,員額不等。宣統三年(1911)成立責任內閣,設銓敘、制誥等局,遂廢。②魏晉南北朝尚書省郎曹之一,設郎(郎中),隸吏部尚書,協掌銓選之政。隋初改設侍郎二員,煬帝大業三年(607)改名選部。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復舊,設郎中、員外郎各二員,及主事等員,為吏部頭司,協掌銓政,領南曹,在諸司中最為重要。高宗、武則天時曾隨本部改名司列、天官,尋各復舊。宋朝亦置,初無職掌,神宗元豐(1078—1085)改制後設郎中、員外郎各四員,協掌銓選及部務。


官署名。三國時魏始置,晉沿其制。《晉書·職官志》:“及魏改選部為吏部,主選部事……及晉置吏部、三公。”自此以後,除北周和遼兩代不置吏部外,其餘各朝均置吏部。起初權勢不太重,後來權勢漸重。唐置六部,吏部為首,掌文選、勛封、考課之政。其後各朝也大致相同。《新唐書·百官一·吏部》:“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上;郎中二人,正五品上;員外郎二人,從六品上。掌文選、勛封、考課之政。以三銓之法官天下之材,以身、言、書、判、德行、才用、勞效較其優劣而定其留放,為之注擬。五品以上,以名上而聽制授;六品以下,量資而任之。其屬有四:一曰吏部,二曰司封,三曰司勛,四曰考功。”吏部掌文官階品、朝集、祿賜、給其告身、假使、選補流外官等;司封掌封命、朝會、賜予之級;司勛掌勛級;考功掌文武百官功過、善惡之考法及其行狀

吏部字典分解

吏部的解釋 (1) [Ministry of Official Personal Affairs in feudal China] 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吏的任免、考課、升

吏的解釋 吏 lì 舊時代的大小官員:吏治。官吏。 舊指小公務員:吏員。胥吏(地方官府中辦理文書的人)。 筆畫數:6; 部首:口; 筆順編號:125134

部的解釋 部 bù 全體中的一份:部分(“分”讀輕聲)。外部。腹部。局部。全部。部件。部位(位置)。 機關企業按業務範圍分設的單位:外交部。編輯部。部隊(軍隊)。 具有統

多學一學:吏曹都令史【歷史官職】

即“吏部都令史”。

吏部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