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發

明發怎么寫好看

明發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清朝雍正(1723—1735)以後傳達皇帝諭旨的一種形式。凡皇帝上諭中屬於一般例行政務可以公開的,均交內閣傳抄執行,稱為“明發”。凡以此下發之諭旨,首書“某年某月某日內閣奉上諭”或“某年某月某日內閣奉旨”,結尾不名。

詞語分解

  • 明發的解釋 .黎明;平明。《詩·小雅·小宛》:“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朱熹 集傳:“明發,謂將旦而光明開發也。二人,父母也。” 唐 王維 《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詩:“羨君明發去,采蕨輕軒冕。” 清 周亮
  • 明的字典解釋 明 í 亮,與“暗”相對:明亮。明媚。明淨。明鑑(a.明鏡;b.指可為借鑑的明顯的前例;c.明察)。明滅。明眸。明艷。明星。明珠暗投(喻懷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參加壞團伙,亦泛指珍貴的東西得不到賞識)。 清
  • 發的字典解釋 發 (發) ā 交付,送出:分發。發放。發行(批發)。 放,射:發射。百發百中。煥發。 表達,闡述:發表。發凡(陳述某一學科或一本書的要旨)。闡發。 散開,分散:發散。 開展,張大,擴大:發展。發揚。

歷史官職推薦:上軍校尉

官名。東漢中平五年初置,西園八校尉之一。靈帝以小黃門蹇碩任之,統餘七校尉。 官名,靈帝初置,為西園八校尉之一,掌屯衛兵,是僅次於將軍的武官。《後漢書·孝靈帝紀》:“上軍校尉蹇碩下獄死。”參看“八校尉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明發歷史

相關歷史

明發_明發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