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司務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於大理寺置,二人,從九品,典出納文移。建文 (1399—1402) 初改稱都典簿,成祖朱棣即位,復舊制。

詞語分解

  • 大理的解釋 .掌刑法的官。 秦 為廷尉, 漢 景帝 六年更名大理, 武帝 建元 四年復為廷尉。 北齊 為大理卿, 隋 唐 以後沿之。《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夷吾 不如 弦商 ,請立以為大理。” 陳奇猷
  • 司務的解釋 舊時對手藝匠人的尊稱廚司務大司務詳細解釋.官名。 明 代六部都設有司務。 清 沿襲不改,除六部外,在理藩院、大理院等也設有此官。掌出納文書及衙署內部雜務。其官署名司務廳。參閱《元史·職官志一》、《清

歷史官職推薦:國策顧問委員會

國民黨政府總統府所屬顧問性機構。依照國民黨政府《總統府國策顧問委員會組織條例》規定,由總統特聘三十一至四十七人組成之,並就委員中指定一人為主任委員。其膺聘者為:“一、翊贊中樞有勳勞於國家者;二、信望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大理寺司務歷史

相關歷史

大理寺司務_大理寺司務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