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江北道提刑按察司

歷史字典解釋

名。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置,置於中興路(治今湖北江陵),監治中興、峽州、蘄州黃州、襄陽等本道諸路,併兼勸農事,隸御史台。又稱荊南按察司。設使、副使等官員。至元二十八年改名山南江北道肅政廉訪司。

詞語分解

  • 山南的解釋 古時泛指 太華 、 終南 兩山以南之地。《史記·魏世家》:“所亡於 秦 者, 山 南、 山 北, 河 外、 河 內,大縣數十,名都數百。” 張守節 正義:“山, 華山 也。”

歷史官職推薦:府中

官署名。縣少內別稱。戰國秦置。縣府儲存錢財的官署。《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可何謂府中?唯縣少內為府中,其他不為。”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山南江北道提刑按察司歷史

相關歷史

山南江北道提刑按察司_山南江北道提刑按察司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