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虜中郎將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東漢獻帝建安(196—220)初孫策置,兵。《三國志·呂范傳》: “(范)又從征祖郎於陵陽,太史慈於勇里,七縣平定,拜征虜中郎將。”


官名,東漢末年策置,掌領兵征伐。《三國志·吳書·呂范傳》:“策自將討虎,別遣范與徐逸攻瑀於海西……七縣平定,拜征虜中郎將。”

詞語分解

  • 征虜的解釋 指 東漢 祭遵 。 遵 封征虜將軍,取士皆用儒術,對酒設樂,必雅歌投壺。事見《後漢書·祭遵傳》。 清 顧炎武 《上吳侍郎暘》詩:“ 征虜 投壺暇, 東山 賭墅優。”
  • 中郎將的解釋 官名。秦置。西漢時皇帝衛侍有五官中郎將的名號;地位僅次於將軍武以中郎將使持節。;;《漢書;李廣蘇建傳》 又副中郎將張勝。詳細解釋中郎署的長官。《警世通言·俞仲舉題詩遇上皇》:“乃拜 相如 為中郎將,

歷史官職推薦:山郎

郎官別稱。《漢書·楊敞傳附楊惲》:“郎官故事,令郎出錢市財用,給文書,乃得出,名曰‘山郎’。”後因豪富郎日出遊戲,賄賂公行,宣帝時楊惲為中郎將,罷之。 指掌護衛而不值班的郎官。漢朝光祿勛屬下掌護衛的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征虜中郎將歷史

相關歷史

征虜中郎將_征虜中郎將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