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宣慰司道

宣慰司道

政區名。元代在至元之初,行省與宣慰司平行,自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平宋以後,宣慰司降級而隸於行省,成為行省與路、州之間的承轉機構。其轄區以道為名,稱為宣慰司道。此種宣慰司道,全國計有十一道:(1) 山東東西道(治所在益都路),(2) 河東山西道(治所在大同路),以上兩道屬中書省;(3) 山東道(即宋淮南東路,治所在揚州路),(4) 荊湖北道(治所在中興路),以上兩道屬河南行省;(5) 四川道(治所在重慶路),屬四川行省; (6) 浙東道(治所在慶元路),(7)福建道(治所在福州路),以上兩道屬江浙行省; (8) 湖南道(治所在天臨路),(9)廣西兩江道(治所在靜江路),(10)海北海南道(治所在雷州路),以上三道屬湖廣行省; (11) 廣東道(治所在廣州路),屬江西行省。

宣慰司道字典分解

宣慰的解釋 謂大臣代表皇帝視察某一地區,宣揚政令,安撫百姓。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飲茶》:“御史大夫 李季卿 宣慰 江南 ,至 臨淮縣 舘,或言 伯熊 善茶者, 李公

也學習下:宣信中郎【歷史官職】

官名。三國蜀置。董恢以此職副昭信校尉費禕使吳。見《三國志 ·董允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 官名,三國蜀置,為出使他國時官職身份。《三國志·蜀書·董允傳》:“恢年少官微,見允停出,逡巡求去,允不許。”註:“《襄陽記》曰:董恢字休緒,襄陽人。入蜀,以宣信中郎副費禕使吳。”

宣慰司道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