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太常禮院

太常禮院

官署名。唐朝始置,屬太常寺。德宗貞元七年 (791) 置禮院直二人,九年置禮院修撰、檢討各一人。掌教禮儀,事許專達。五代沿置,掌郊廟之制,檢討禮儀故事。宋初設判院,掌禮儀之事。仁宗天聖元年(1023)以禮儀院並歸本院,增置同知太常禮院官。名義上隸太常寺,實際事皆專達,寺、院之事不相兼。康定元年 (1040),始由判太常寺官兼領。神宗元豐 (1078—1085) 改制廢,於太常寺設禮儀案掌其職。


官署名。唐始置,屬太常寺,有禮院修撰、禮院檢討等官。宋沿置,掌議定禮制。宋代太常禮院雖然名義上仍隸屬於太常寺,其實直達皇帝。置判院、同知院四人,太常寺與太常禮院事不相兼,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置判寺、同判寺,始併兼太常禮院之事。

太常禮院字典分解

太常的解釋 [an offical who controls ritual,god of land and god of grains] 官名,掌禮樂郊廟社稷事宜 獻之太常

禮院的解釋 官署名。 唐 代太常寺之別稱。 清 梁章鉅 《稱謂錄·太常寺》:“《天中記》:‘太常, 唐 曰司禮寺,又曰禮院。’案《宋史·職官志》 宋 初別置太常禮院,雖隸

多看看:太白湖【歷史地名】

①即今湖北黃梅縣西南太白湖。《方輿紀要》卷76黃梅縣“源感湖”條下:“太白湖在縣西南四十里。其相近者曰南北柴池湖……今皆掌於河泊所。”②在今湖北武漢市蔡甸區西南漢江分洪區一帶。《水經·沔水注》:“沔水又東南徑沌水口,水南通沌陽縣之太白湖。”《方輿紀要》卷76漢陽府:太白湖在“府西百里九真山之南,西南接沔陽州界。一名九真湖,一名白湖。周二百餘里。春夏泛濫,與楊孟池、新灘、馬影、蒲潭、沌河,合而為一

太常禮院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