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諭

朱諭怎么寫好看

朱諭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清代皇帝親自起草的“上諭”。因用硃砂寫成,故名。實際並非所有朱諭都由皇帝親自起草,有些是交大學士起草,經皇帝審定後再用朱筆謄寫於折上,這種朱諭一般是頒發給各部院衙門的。另外,軍機處起草的諭旨經過皇帝朱筆修改叫“朱批諭旨”。這些諭旨頒發執行完畢後,必須繳回,存於宮中。

詞語分解

  • 朱諭的解釋 見“ 硃批諭旨 ”。
  • 朱的字典解釋 朱 (②硃) ū 紅色:朱紅。朱批。朱筆。朱文(印章上的陽文)。朱門(紅漆大門,舊時指豪富人家)。 礦物名:硃砂(無機化合物,中醫用於鎮靜劑。亦稱“辰砂”、“丹砂”)。朱墨。 姓。 墨 朱 ú 〔朱
  • 諭的字典解釋 諭 (諭) ù 告訴,使人知道(一般用於上對下):面諭。手諭。諭旨。曉諭。 明白,古同“喻”,明白,理解。 古同“喻”,比方。 筆畫數:; 部首:訁; 筆順編號:

歷史官職推薦:典書丞

官名。西晉子國、男國置,掌同典書令。南朝宋同,梁僅置於男國。參見“典書令”。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朱諭歷史

相關歷史

朱諭_朱諭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