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制司員外郎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即“儀制清吏員外郎”。

詞語分解

  • 儀制的解釋 .禮儀制度及其具體規定。《漢書·郊祀志下》:“ 漢 興之初,儀制未及定,即且因 秦 故祠,復立 北 畤。” 唐 元稹 《五品女樂判》:“榮沾五命,始用判懸;僭越三人,終乖儀制。”《事物紀原·庫務職局
  • 員外郎的解釋 官名。員外,本指正員以外的郎官。 晉武帝 始設員外散騎常侍,員外散騎侍郎,簡稱員外郎。 隋 開皇 時,尚書省二十四司各設員外郎一人,為各司的次官。 唐 以後,直至 明 清 ,各部都有員外郎位在郎中

歷史官職推薦:兩京武庫署

官署名。即唐朝衛尉寺京城長安 今陝西西安、東都洛陽兩武庫署,收藏保管兵械,以備國用; 東都始置於玄宗開元二十五年 。各有令一員、丞二員,另有監事、典事等屬。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儀制司員外郎歷史

相關歷史

儀制司員外郎_儀制司員外郎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