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袍

行袍怎么寫好看

行袍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清朝官員穿用行服之一。又稱缺襟袍。行袍同長袍類似,只是大襟右下角比左面與後面剪缺一尺。為了騎馬時穿用便利。主要為行軍或旅行時穿用。

詞語分解

  • 行的字典解釋 行 í 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蹤。行百里者半九十。行雲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遠自邇。 出外時用的:行裝。行篋。行李。 流通,傳遞:行銷。風行一時。 從事:進行。 流動性的,臨時性的:行商。行營。
  • 袍的字典解釋 袍 á 中式長衣:袍子。長袍。旗袍。棉袍。皮袍。同袍(舊時軍人相稱)。袍澤(“袍”和“澤”均為古代衣服,後以此稱軍隊中的同事,如“袍袍之誼”、“袍袍故舊”)。 衣服的前襟:“反袂拭面,涕沾袍”。 筆

歷史官職推薦:守道

官名。又稱分守道。明清道員之一。主掌錢穀之事。如再兼某銜者,則更兼管其事。明朝永樂— 年間,常派方面官巡視民瘼,遂定布政司之右參政、右參議分守各屬府州縣。共設六十道。兩京不設布政司,守道無所屬,則寄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行袍歷史

相關歷史

行袍_行袍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