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奏

五奏怎么寫好看

五奏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明代禮樂儀式。祭祀先農、先師等樂章均用,皆奏五曲。如:洪武六年(1373)定《祀先師孔子樂章》,一、迎神,奏鹹和之曲;二、奠帛,奏寧和之曲;三、初獻,奏安和之曲;四、亞獻、終獻,奏景和之曲;五、徹饌、送神,奏鹹和之曲。

詞語分解

  • 五的字典解釋 五 ǔ 數名,四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伍”代):五彩。五官。五穀。五金。五代(中國朝代名,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先後在中原建立政權的時期)。五帝(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通常指黃帝、顓頊、
  • 奏的字典解釋 奏 ò 作樂(?),依照曲調吹彈樂器:演奏。奏國歌。奏鳴曲。 封建時代臣子對皇帝陳述意見或說明事情:啟奏。奏議。奏疏。奏摺。奏本。奏對。 呈現,取得:奏效。奏功。奏捷(取得勝利)。大奏奇功。 筆畫數

歷史知識推薦:鄒伯顏

元高唐今屬山東人,字從吉。初為番直禁衛。至正間,出為建寧崇安縣尹。在任期間,均徭役,興水利,頗有政績。後遷漳州路判官。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五奏歷史

相關歷史

五奏_五奏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