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那跋多羅

歷史字典解釋

394—468

一作求那跋陀羅。中天竺人,世稱摩訶衍。其名意譯功德賢。南朝宋元嘉十二年(435)來廣州,文帝派人迎至建康(今江蘇南京),曾住祇園、東安諸寺。佛詣宏深,門徒有七百餘。與弟子寶雲、慧觀等譯出經典一百多卷,其中有《雜阿含經》、《 * 鼓經》、《勝鬘經》、《楞伽經》、《百喻經》等。

詞語分解

  • 多羅的解釋 .梵文的譯音。亦譯作“貝多羅”。樹名。即貝多樹。形如棕櫚,葉長稠密,久雨無漏。其葉可供書寫,稱貝葉。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恭建那補羅國》:“城北不遠有多羅樹林,周三十餘里。其葉長廣,其色光潤,諸

歷史知識推薦:北漢英武帝

即劉繼元。五代時北漢國君。公元—年在位。孝和帝劉鈞養子,本姓何。母為世祖劉崇女,先嫁薛釗,生繼恩,後改嫁何氏,生之。繼恩被殺,為宰相兼樞密使郭無為迎立。為人殘忍,殺崇諸子,又殺其養母、孝和帝妻郭氏等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求那跋多羅歷史

相關歷史

求那跋多羅_求那跋多羅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