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九邊

九邊

歷史字典解釋:

明王朝為了防禦遊牧部族的侵擾,在北邊設定的九個軍事重鎮。東起鴨綠江,西迄嘉峪關,綿亘萬里,由大將統兵、分地守御。初設遼東、宣府、大同、延綏(榆林)四鎮,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又太原與固原以地近邊,亦稱二鎮,合稱“九邊”。明魏煥有《皇明九邊考》。

詞語分解

  • 九邊的解釋 本謂 明 代設在北方的九個邊防重鎮,後為邊境的泛稱。《明史·兵志三》:“初設 遼東 、 宣府 、 大同 、 延綏 四鎮,繼設 寧夏 、 甘肅 、 薊州 三鎮,而 太原 總兵治 偏頭 , 三邊 制府駐
  • 九的字典解釋 九 ǔ 數目,八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玖”代):九歸。 泛指多次或多數:九死一生。九霄雲外。 筆畫數:; 部首:丿; 筆順編號:
  • 邊的字典解釋 邊 (邊) ā 物體的周圍部分,外緣:邊緣。邊沿。 國家或地區交界處:邊疆。邊界。邊防。邊境。邊陲(邊境)。 幾何學上指夾成角或圍成多角形的直線:等邊三角形。 旁側,近旁:身邊。邊鋒。 方面:邊乾(刵

歷史知識推薦:折色

明代指改折金銀、錢鈔、絲絹或其他物徵收之稅糧。亦作“折收”。《明史·食貨志二》:“雲南以金、銀、貝、布、漆、丹砂、水銀代秋租,於是謂米麥為本色,而諸折納稅糧者,謂之折色。”洪武九年,銀一兩或錢千文、

九邊_九邊介紹_歷史知識
九邊_九邊介紹_歷史知識糾錯

猜你喜歡:


九邊_九邊介紹_歷史知識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
{{/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