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輪製法

歷史字典解釋

陶瓷術語。用輪製作陶器的一種方法。此輪是木製(亦有石制)的水平圓盤,安裝在陶車(古稱陶鈞)上,搖動或踏動陶車可使陶輪旋轉。把泥料放在轉動的陶輪上,運用手藝拉成的陶坯,較規整勻薄。輪製法有快、慢兩種。仰韶文化時期已開始使用慢輪,龍山文化時期進行廣泛使用快輪。輪製法的發明是始制陶業的一大進步。現在中國一些地區仍採用此方法。

詞語分解

  • 陶器的解釋 用粘土成型、乾燥後放在窯內於 ;;下燒制而成的物品,為多孔、不透明的非玻璃質,通常上釉,也有不上釉的詳細解釋用黏土燒制的器皿。質地比瓷器粗糙,通常呈黃褐色。也有塗上別的顏色或彩色花紋的。新石器時代開

歷史知識推薦:小故

《墨經》邏輯術語。與“大故”相對。《墨子·經說上》:“小故,有之不必然,無之必不然;體也,若有端。”體,指部分;“端”點是“線”的部分。形成“線”需要諸多“點”,某一“點”作為“線”的條件之一是必不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陶器輪製法歷史

相關歷史

陶器輪製法_陶器輪製法介紹_歷史知識